新希望近日在互動平臺上表示,公司在去年底至今年初,結合北方部分地區(qū)的生豬疫病情況及自身場線實際,對部分受疫病影響較大的場線做了主動的調整,進行包括通風系統(tǒng)等防非設施設備的升級改造,在此過程中也額外多淘汰了一些母豬。相應地,在最近這幾個月肥豬出欄量也就有所降低。但上述場線改造都將在9月份基本完成,公司目前已經對部分完成改造的場線重啟復產,相應地能繁母豬存欄數也在逐步恢復。這不僅將帶來未來肥豬出欄量的再次增長,也將因為提高了冬季防非能力,幫助降低養(yǎng)殖成本。
近幾個月成本持平,一是因為出欄量處于年內較低月份,分攤費用有所升高,二是近期出欄肥豬正好對應年初ASF較嚴重時期投的苗,生產指標也會受到一定影響。后續(xù)幾個月,隨著對應投苗階段受ASF影響減弱,以及出欄量重新開始增長,以及生產指標的進一步改善,成本還會再次出現(xiàn)明顯的下降。今年前幾個月的部分時間里,仔豬價格很可觀,公司測算出售仔豬的頭均盈利可能不遜于未來出售肥豬的頭均盈利,因此適當增加了一定的仔豬銷售。